19 《天火之谜》 课堂实录一、复习导入,句式训练师: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生:(齐读)天火之谜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用什么方法解开了天火之谜?生: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师:对,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生:天火之谜是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解开的。生:富兰克林在“风筝实验”的帮助下解开了天火之谜。生:天火之谜被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解开了。生:富兰克林借助“风筝实验”把天火之谜解开了。师:这几种说法都是一个意思,会用不同的方法说同一种意思,这就是能说会道。师:今日我们一起看看这是一位怎样的富兰克林。二、品味词句,感受品质师:平常我们都做过“找不同“的游戏,今日我们也来玩一玩。找一找风筝有什么不同。一只风筝是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一只是我们平常看到的在我们头脑中的风筝。生:自读课文圈画师:谁来说一说这两只风筝的不同生:做实验用的风筝比我们平常的风筝多了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师:根据学生回答用课件出示这些词语师:根据以上的比较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风筝?在词语上方用课件出示:这是一只___________的风筝。生:这是一只特别的风筝。生:这是一只奇怪的风筝。生:这是一只奇特的风筝。师:仅仅这些还不够,请你关注一下带上这些东西的动词,作者分别用了什么?生:(低头寻找后即刻举手)栓了细铁丝,结了丝带,系着铜钥匙。师:(根据生回答分别用课件出示这些动词)师:同学们呢,都喜爱画画,现在就请你在课文插图上画出每个部分,想想分别派什么用途。生:(在插图上描画,思考片刻)生:细铁丝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导电的,铜钥匙是用来感受电的。师:麻绳一开始是没有电的,只有淋雨后变湿才会导电,这个你们学初中物理的时候就会知道。所以细铁丝是用来吸收天电,麻绳是淋湿后导电,铜钥匙是用来传电放电的,那么丝带有什么用途呢?(老师用课件出示作用 ,在丝带后打上问号)生:我认为是为了能攥住风筝。生:我认为麻绳淋湿后带了电,丝带没有淋湿就不会带电,所以用来攥,比较安全。师:好的,你们认为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的时候很注意安全,懂得保护自己。也许还有另外的用途,这个就放在课外,请同学们呢自己去讨论。师:(指着屏幕)你能根据屏幕上这些内容向没见过这只风筝的人介绍一下吗?生:这是一只……(略)师:从这只风筝中你看出了什么?生:富兰克林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师:是。(板书:丰富的知识)师:只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