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县中学 2014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遗模块课程纲要教学内容遗传的分子基础预设课时7教学起止时间11.11——11.17第十一周主备小组成员陈海涛 刘世文 周凤主备负责人周凤资料收集人陈海涛学习目标1、 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2、 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3、 基因的概念(基因的本质)4、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5、 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预设重难点及本质问题预设重点:1、基因的本质2、DNA 是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3、DNA 分子的结构、DNA 复制4、基因的表达预设难点:1、 DNA 分子的复制过程、特点2、 基因的表达过程课 型流程要素问题生成课(自主回归复习课、测试训练课) 1、明确“三定”,提供支架:“三定”即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间,可用《导读单》、投影、板书等方式呈现。“支架”即阅读“九字诀”、相关的学科思想方法、激发自学热情等。2、学生自学,教师督促:监督和评价自学过程,巡视发现问题,引导及时改善。3、合作解决,生成问题:学生合作解决部分问题,生成小组共性问题。4、归纳总结,尝试建构:注重总结并初步建构,逐步培养自学习惯和能力。问题解决课(试卷讲评课、问题拓展课)1、提出问题:呈现问题生成课上生成的重点问题,充分暴露问题产生的原因。2、解决问题:选择以下方式和策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方式:独立思考、合作解决、学生展讲教师点拨、教师精讲学生且思且记。思考策略:获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寻找切入点、链接点等。3、变式拓展:提供多样化的变式拓展方式,创编习题,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4、反思建构:引导从多角度反思总结,及时改善,并自主建构思维导图。综合解决课1、 明确“三定”,提供支架 2、学生自学,教师督促 3、合作解决,生成问题4、解决问题 5、变式拓展 6、反思建构课时课型评价任务课型流程要素学习方式、策略1、评价任务的核心是设计学习内容、问题及练习,量适度;问题力求促进学生生成。2、要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为达成学习目标服务。3、 评价任务要有系统性,问题多要分类,抓住本质问题。4、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学生“八动”。第1课时综合解决课学习目标:DNA 是主 要的遗传物质涉及的两大经典实验学习任务:学生阅读教材 P42-P46《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完成《自主复习评价单》相关内容,并生成共性问题,教师对学生独立学习及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目标达成度等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