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加强集体备课 提高课堂效益摘 要 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的几点初步的认识及做法,不到之处恳请指正!关键词 加强,集体备课,提高,课堂效益一、要求及现状“研讨出真知,研讨出效率。”新课程改革在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也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研讨的一种有效形式,对于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刚刚起步的今天,教学中无现成的经验可循。仅凭个人经验,单兵作战,磨时间,耗体力,不能解决实质问题。只有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研究,共同进步,抓好,抓牢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和效益。 有鉴于此,时下,集体备课在各地倍受青睐,并已成为学校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然而由于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和理解,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两种误解:(一)集体备课是“教案之和” 具体表现为:为应付检查,将教材的各章节平均分给了同年级的各位任课教师,由各任课教师分头撰写教案,完工后交给集体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将其装订成册。集体备课等同于各任课教师备课“教案之和”。这种“承包式”的方法,虽然大大“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压力和负担,但违背了集体备课的初衷。(二)集体备课是“网上资料的拼盘” 具体表现为:集体备课组为了快速完成集体备课,减轻教师负担,在组长的倡导下,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的优势,将各大教育网页中与新教材相匹配的教案进行下载,装订成册后谓之“集体备课”。全然不顾内容是否切合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不加以选择和取舍,把网上的资料全盘吸收。 二、如何进行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当前基础教育中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如何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共同研究,真正、有效的进行集体备课,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们在实践中的几点具体做法:(一)明确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开学初我们高二英语备课组就确定了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即每三下午。第一节课听课,第二、三、四节课为集体备课时间。地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