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6.5 宇宙航行6.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课时数2 课时课型问题解决课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感受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重要应用。2、会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3、通过学习初步感知经典力学的局限性4、通过航天事业的发展史说明物理学的发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5、通过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 经历科学家建立相对论和粒子论的思维探索过程,认识科学家思维的意义7、 7、通过航天事业的了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8、关心国内外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9、了解科学理论的相对性,通过时间与空间的问题激励学生对未来的探索。重点难点重点:推导第一宇宙速度,了解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了解经典力学的局限性。难点:运行速率与半径之间的关系;了解相对论、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关系。学习过程评价任务(内容、问题、试题)学习活动(方式、行为策略)导入新课 1957 年 10 月 4 日,苏联用三级火箭发射了世界上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1 号,人类开始迈入航天时代。 人类步入太空得益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贡献,它不仅解决了天上行星的运行问题,也为人们开辟了上天的理论之路。2003 年 10 月 15 日,“神舟 ”5 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升空,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载人航天时代。2007 年 10 月 24 日“嫦娥一号卫星”奔月而去。【多媒体展示】播放“神舟”5 号发射升空的视频剪辑录像。1【呈现问题】结合登月航线讨论:为什么飞船能围绕地球旋转?飞船在什么情况下能挣脱地球的束缚?一、宇宙速度背景:牛顿提出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从高山顶水平抛出一个铅球,当抛出速度足够大时,铅球将环绕地球运动,成为一个“小月亮”【呈现问题】【问题 1】抛出的石头会落地,为什么卫星、月亮没有落下来?【问题 2】卫星、月亮没有落下来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问题 3】平抛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大,物体的落点如何变化?【问题 4】速度达到一定值后,物体能否落回地面?【问题 5】若不能,此速度必须满足什么条件?【问题 6】若此速度再增大,又会出现什么现象?【问题 7】此抛出的物体速度增大到何种程度才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提炼升华】【多媒体展示】学生观看录像,了解航天器发射升空的过程变化。【小组内互动】小组合作讨论。【小组展讲】【小组展示】向心加速度的公式推导过程【小组讨论】2【第一宇宙速度】⑴ 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