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1/3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3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3/3
大气环境(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理解其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原理,解释发生在身边大气环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求知欲。学习重点: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2、气压带风带分布与移动对气候的影响;3、季风环流的成因和特点。学习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课堂学习: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如: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意义 调整全球的水热分布,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三圈环流 :1、前提: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 不考虑海陆分布……2、形成因素 ⑴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 ⑵地转偏向力3、形成机制(以北半球为例)(1)低纬环流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赤道地区空气上升 由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南风) 右偏成西南风、 气流下沉 流到 300N 附近上空偏转为西风 300N 附近在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压带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一支向南流向赤道低压(北风) 东北信风 东北信风与南半球东南信风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2)低纬环流与高纬环流 副热带高压向北的一支 西南风(盛行西风)近地面 地转偏向力 相遇 形成 600N 附近的锋面(极锋)极地高气压向南的气流 东北风(极地东风) 向南的一支在副热带地区下沉 形成中纬度环流圈暖而轻的气流爬升 上升到高空 向北的一支在北极地区下沉 形成高纬度环流圈副极地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副极地低压带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主要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冬季) 七月(夏季)大陆海洋大陆海洋同一纬度气温低高高低气压中心高压低压低压高压亚太地区大气活动中心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副热带高压北半球纬向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南半球纬向的气压带比北半球明显,300S 以南的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大气活动中心:冬、夏季海陆上的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课堂练习:1、画简图表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分布。2、读图回答:(1)此图表 示 北 半 球 的 季(季节),此时太阳直射点在 。(2)A、B、C、D表示气压带: A是 带 B是 带 C是 带 D是 带(3)E、F表示风带:E是 带,F是 带(北半球)。课后巩固:1.下图为三圈环流的组成部分,下列说法正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中地理 2.3大气环境(四)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