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基因的本质第 2 节 DN A 分子的结构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⑴识记构成 DNA 分子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种类、碱基种类、元素种类。⑵DNA 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⑶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⑴ 认识到与人合作的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 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⑵ 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3.能力方面⑴ 制作 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⑵ 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制作 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2.教学难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课时:2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问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老师提示。思考讨论回答收集资料的能力。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成旁栏思考题目引导学生阅读课文 P47—49。〖提示〗1.(1)当时科学界已经发现的证据有:组成DN A分子的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 N A分子是由含 4 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构成的;(2)英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3)美国生物化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1950年),即按照X射线衍射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模型的方法(因为模型能使生物大分子非常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完整的、简明扼要的形象表示出来),为此,沃森和克里克像摆积木一样,用自制的硬纸板构建D N A结构模型;阅读思考完成旁栏思考题目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我探究能力。“思考与讨论” (4)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的研究成果: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这一碱基之间的数量关系。2.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当时掌握的资料,最初尝试了很多种不同的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在这些模型中,他们将碱基置于螺旋的外部。在威尔金斯为首的一批科学家的帮助下,他们否定了最初建立的模型。在失败面前,沃森和克里克没有气馁,他们又重新构建了一个将磷酸—核糖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碱基安排在螺旋内部的双链螺旋。 沃森和克里克最初构建的模型,连接双链结构的碱基之间是以相同碱基进行配对的,即 A 与 A、T 与 T 配对。但是,有化学家指出这种配对方式违反了化学规律。1952年,沃森和克里克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