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 2014 年高中历史 3-1 1929 年—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步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 3★课程标准:熟知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1、识记:1929 年大危机的爆发、大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大危机分别对德国和日本造成的重要影响:欧亚战争策源地最终形成。2、理解:30 年代大危机爆发的社会原因和根本原因以及德日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原因和特点。3、了 解:通过对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分析,认识它是资本主义由社会经济危机进而演变到政治危机,是其国内矛盾激化的产物。(二)过程与方法:1、比较归纳:通过德日法西斯专政形成的过程,比较两国法西斯势力上台的不同特点。2、问题探究:通过对德日法西斯势力建立过程,探究其各自形成的历史根源以及各自走上法西斯道路的不同特征。3、问题评价:评价 30 年代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对中国造成的严重影响。(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 20 世纪 30 年代,在大危机面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其中的德国和日本等走上了扩军备战、对外扩张的道路。世界大战的两个策源地由此形成。2、通过学习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思想与和平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德国、日本法西斯势力掌握政权的原因。难点:大危机爆发的原因。★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主要介绍了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下简称“大危机”)的爆发及其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以及德日法西斯乘机掌握了政权。由于本课的部分内容理论性比较强,建议教师采用问题比较法、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重要方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指出本课探究的主要内容有两项:“1929~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怎样爆发的?”“德、日两国为什么会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以先在学生头脑中形成问题。要说明,本课的重要概念有“法西斯专政”、“纳粹党”以及“日本军部”,以加深印象。还要说明,在本课中还有一个“学思之窗”,它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的重要问题。★教学过程及要点:〔新课导入〕利用课本引言导入:“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但莫有本届所见之兴旺繁荣,……但观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实很乐观。”这段话是美国总统柯立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