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飞夺泸定桥教学设计 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对课文内容做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大渡河沿岸的泸定县城西边,有一座横跨大渡河的铁索桥。 (二)初读课文 1.读准生字读音,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一些生词的意思。 高山峻岭:峻,山高而且陡峭。高山峻岭指又高又陡的山岭。近义词:崇山峻岭。 增援:增加人力物力,用来支援。 诡计:阴险狡猾的计策。近义词:阴谋、奸计。 关键:指事物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或者对事物进展变化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本课指对夺取战斗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击溃:打垮,打散。课文中是把敌人打垮、打败的意思。 索性:干脆,直截了当。 心惊胆寒:心里非常害怕。 震耳欲聋:声音很大,就像要把耳朵震聋似的。 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为三十斤。发,指头发。千钧。(三万斤)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方形势万分危险。 奋不顾身:奋勇向前,不顾惜生命安全。 狼狈: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这里指敌人遭到惨败的样子。 浩浩荡荡:原意是水势盛大的样子,课文中指队伍雄壮,气概浩大。 天险:天然形成的险要地方。 工事:作战时,军队为了发挥火力,保护自己而修建的建筑物。 水流湍急:水流得很急。 奔赴:紧赶急跑。 2.再读课文,思考: (1)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2)围绕“”,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检查读课文情况。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3.回答自学中的两个问题。 (l)说说红军为什么要夺取泸定桥? (结合课文第 l 自然段的有关文字,也可结合有关的背景资料。)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抢时间、夺天险。) (四)质疑问题 1.再读课文,记录下不懂的内容。 2.整理归纳问题。 (1)“”题目中“飞”、“夺”究竟是什么意思? (2)我军为什么要,他们是怎么“飞夺”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了解课文叙述顺序。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采纳自读、自悟的方法自学课文,解决上节课大家提出的问题。(出示题目) (二)讨论、沟通,解决问题 1.自读课文,思考上节课提出的两个问题。 2.小组讨论,互相沟通。 3.沟通讨论结果: (1)沟通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