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案例:三个经济地带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掌握各地带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进展水平和进展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 2、理解地带性经济差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等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培育学生综合、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2)地带性差异的影响因素 2、难点:如何理解三个经济地带差异性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以及各地区未来的进展方向。 三、教学课时:1 课时 四、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 六、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同学们!前两节我们从自然方面看了我国的区域划分和各区的差异。现在让我们从经济方面来看一看我国的区域划分又是怎样的?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它和从自然方面划分有何不同,它们之间的联系又是什么?好,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开始本节内容的学习。 [板书]1.3 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一、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 [提问]请同学回答一下我国三大自然区是如何划分的?(可找同学回答,也可同学们集体回答)。 [承转]对。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依据,在我国,气候和地貌是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那么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是依照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不同来划分的。 [板书]划分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经济社会进展水平东部(12 个省市区);中部(9 个省区);西部(10 个省市区) [活动]取出教学挂图《中国的三个经济地带》 [设疑]请同学们看图,想一想经济地带的划分和自然地域的划分有什么不同?它们又有何联系呢 [总结]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他们的不同之处:1、划分依据不同。(前面已说)2、界线不同,自然区的界线是与自然因素有关的,而经济区是以省级行政区界限划分的。3、范围不同,东部和中部经济区的区域大致和东部季风区重合(其中中部包括西北干旱半旱区的一部分),西部经济区包括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大部分和整个青藏高寒区。 它们的联系:自然条件的优劣有经济社会的进展是息息相关的(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同学们还可以继续考虑自然区域经济还有什么差别和联系)。我们谈了自然区和经济区的差别,那我们来看看各个经济区之间有什么差异呢? [板书]二、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 [叙述]三个经济地带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社会经济进展水平和经济进展速度。 [板书]1、社会经济进展水平 (1)GDP:是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