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1 教学目的 1.认识大榕树的美、南国的美,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教育。 2.提高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描写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3.理解课文的中心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节段;提高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讲读第二段。 学生浏览第二段,理清观察顺序,分清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远看大榕树,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近看大榕树(第5、第 6 自然段写远看,第 7、第 8 自然段写近看)。 学生自由读第 5、第 6 自然段,思考:远看大榕树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大、茂盛)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师:远看大榕树这么大,这么茂盛,那么近看又是什么样的呢?谁同意读第 7 自然段?请你抓住重点词语来说一说。 指名读第 2 句,区别两个“真”的意思。(真面目:真正、原来;真是:的确,确实)学生读句、体会作者情感。(自由读、指名读) 师:枝干的数目为什么不可计数呢 7 请大家齐读第 3 句。 师:(出示投影片、一边指示一边与学生共同叙述)大家请看,只见它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又长成新的枝干,因此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 师:你们还能从最后一句中的哪个词语看出榕树很大(卧) 师:这个“卧”字展示了榕树姿态的庞大。老师告诉大家,这是一株已经生长了 500 年的古树,它村冠的遮盖面积相当于 200 多个教室多么大,真是一株罕见的、庞大而又奇特的榕树啊!这段课文,作者主要抓住榕树枝干的奇丽多姿来介绍它的真面目。(板书:枝干)作者接着观赏的是榕树的叶子。(板书:叶子) 学生齐读第 8 自然段第 1 句,思考:这句写什么? 学生自学第 2、第 3 句,边默读边划出表现榕树茂盛的词语,并想想该怎么理解。然后沟通汇报学习体会。(老师教给汇报方法:先读句子,再找词语,最后谈理解。) (从“那么多”。“一簇”“堆”“不留一点缝隙”等词语中体会树叶多和密;从“翠绿”“照耀”“新的生命”“颤抖”等词语体会大榕树充满活力的样子。) 师:(出示投影片)这株榕树枝繁叶茂,简直是一种奇观。它那鲜嫩翠绿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明亮耀眼,生机勃勃,多么可爱的榕树呀!因此.作者在结尾处由衷地赞叹道:“这漂亮的南国的树。”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板书:喜爱) 指导朗读。(体会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师:作者这次去鸟的天堂是在黄昏,鸟儿都归巢休息了,因此,他一只鸟也没有看到,只看到了这棵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