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帽劲不松 练好持久功(脱贫故事)] 50 多岁男人阴劲的持久度 核心阅读 退出贫困县序列后,云南省祥云县没有松劲儿:打好硬件设施基础,路网水网两手抓;大力推动就业,将大批量劳务输出、季节性就近务工、公益性岗位安置相结合;对没有产业收入,缺劳力、少土地的未脱贫人口,提供政策兜底保障,在巩固帮扶上持续发力。 2025 年,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退出贫困县序列。随着脱贫攻坚工作强有力推动,越来越多的贫困县像祥云县这样实现摘帽出列。摘帽以后,进展之路咋走?且看记者对祥云县的调研。 摘帽后更重视产业,更强调市场导向 因为路不通,祥云县东山乡小庄子村漫山遍野的野生菌,以往都没人采。 云南龙云大有实业有限公司在村里设了收购点,见有了销路、能拿到现钱,采菌的农户慢慢多了起来。行情好的时候,仅采野生菌一项,一户年收入就能破万。看到劳动确实能致富,小庄子村的村民慢慢动了起来。 “上门收购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当时村里不通汽车,我们的工作人员只能骑摩托;村里没法转账,我们的工作人员要背着现金进村收购。雨季摔跤,更是常事。”龙云大有公司董事长刘绍龙说。 如今小庄子村不仅通了路,还有了学校和卫生院。祥云县委书记王正林介绍,2025 年以来,祥云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 295 亿元,其中脱贫攻坚方面整合投资 58.9 亿元,完成 21591 户危房改造、30719 户住房提升和易地扶贫搬迁、水网建设、路网通达、自然村综合治理等多项工程,有效破解了“穷在水上”“困在路上”等主要致贫原因,极大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 以往公路不通,村民家里养猪也就两头,都是留着自己吃。如今公路一通,家里四五头猪的农户越来越多。“政府修通了路,群众就能买上车。”刘绍龙说,以前一个山村只有十几辆摩托,现在农用车越来越多。 不过,进展初期的问题一点不比未进展前少。云南驿镇旧站村贫困户李美莲依靠政府贷款,家里的生猪养殖存栏超过 50头。“自己吃可以随便养,养 50 头就要考虑防疫和销售。” 这段时间,刘绍龙成了“空中飞人”。前晚去南宁了解非洲猪瘟防控,才回到祥云喘口气,当晚又要赶到上海跑蔬菜市场。“对我们来说,技术上没问题,最怕市场出问题。现在产业慢慢培植起来了,但量上来后,假如不能在市场竞争中实现价值,公司亏钱不说,还很可能导致农民返贫。”刘绍龙说,大多数地方不是种不好、养不好,而是卖不出去、卖不好,“县里摘帽后,公司对脱贫工作最大的贡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