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学术与学术思想史

2025年学术与学术思想史_第1页
1/2
2025年学术与学术思想史_第2页
2/2
面对人类所积累的知识的整体,每一位同意独立思考的学生都可能问他/她的老师我凭什么信任你讲授的这一课程所代表的极细小的知识片断是正确的呢·推而广之,在我以有限生命追逐无限知识的过程中,我凭什么信任我所追逐的那一极细小的知识片断不是虚幻的·假如很不幸地,我毕生阅读的核心部分事后表明是虚幻的,我的生命意义是否消逝· 诸如此类性命攸关的问题,老师们通常不会在所授课程的第一讲里披露给学生,他们担心会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但是,难道老师们可以不允许学生怀疑他们武断地讲授的那些极细小的知识片断吗·难道当代的教育,其宗旨不是要开发学生们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吗·既然如此,我们就不应回避上列的那些问题。 开篇所述的问题,我称之为“知识的合法性问题”,或者,遵循哲学认识论的传统,称之为“知识的定义问题”。柏拉图曾问什么是“知识”·对柏拉图的这一问,西方学者提供了三种解答其一,知识是主观观念与客观事实的符合,称为“符合论”;其二,知识是逻辑自洽的观念体系,称为“融洽论”;其三,知识是有根据的确信。这第三种解答其实试图包容前两种解答,故称为“符合—融洽”论。我以为金岳霖先生追求“真且通”的知识论,也属于上列第三种。 根据我的观察,学生们及其家长们,由其行为所揭示出来的他们对上述的知识合法性问题的解答,可概括为下列三种其一,凡时髦的知识,就值得学习和信赖。也就是说,他们为他们喜爱学习的知识片断找到的根据,是社会时尚——因为时髦的知识或许在最近的将来也是可以带来可观收益的知识。其二,凡权威认可的,就值得学习和信赖。也就是说,他们为他们喜爱学习的知识片断找到的根据,是学术权威——因为经过权威认证的知识在未来足够长远的时间里产生的回报或许足以抵消学习知识所支付的成本。其三,我觉得这是笛卡尔在《探究真理的指导原则》里最早阐明了的一种知识态度,即“学究天人之际”的态度。根据这一知识态度,没有什么知识是长期可信赖的,学习知识的目的仅仅在于全面地开发心智,让心智在一切方向上充分涌流。 上列三种解答,我向学生们和他们的家长们推举的,通常是第二种。因为它比较稳妥,不似第一种那样浮躁,也不似第三种那样令人无所适从。换句话说,他们应遵循每一学科的知识共同体长期认可的那些权威认可的标准,凡符合这些标准的知识片断,就具有可以信赖的知识合法性。 于是,我们在每一门课程里学习的知识,往往是人类最新获得的知识片断。但为了求证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学术与学术思想史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