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自我总结 教育实习总结 三年来持之不断地学习学科教育知识和一般性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除了 “”了解 教育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 这些根本问题外,还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力提高自身的师范技能。然而,这些来自文本阅读、个人思辨和微格培训的教育信条、意识取向和行为习惯,在面对真实的教学场景中能够适用吗?我们难道真的明白什么是教育吗?以往或许只是凭借对教育的一时热情而努力拼搏,在不觉间,我们实习队来到了凌海市一高中。 一、教学工作方面 1、听课 怎样上好每一节课,是整个实习过程的重点。刚开始的一个礼拜的任务是听课和自己进行试讲工作。在这期间我听了好多课,在听课前,仔细阅读了教材中的相关章节,假如是习题课,则事前仔细做完题目,把做题的思路简单记下,并内心盘算自己讲的话会怎样讲。听课时,仔细记好笔记,重点注意老师的上课方式,上课思想及与自己思路不同的部分,同时注意学生的反应,吸收老师的优点。同时简单记下自己的疑惑,想老师为什么这样讲。2、备课与上课 一周时间转眼即逝,在科任指导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开始进行备课。备课不是简单地看教材,而是仔细地梳理教材的内容和想方设法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单是这个重新复述的过程就已经很考验我们的能力。要用严谨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来描述枯燥的数学知识,颇让我觉得头痛。带给我们最初、最大的感受是,讲台下坐着的不再是与我们一起在微格教室训练的同学,而是真正的学生。他们不会像自己的同学那样随意附和、快捷地回答我们提出的问题,而是真正地思考和等待着我们的解答。他们在听不明白的时候会突然提问,或者干脆就趴在桌子上看书和睡觉。课堂上若学生对我的提问有所反应的话,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因此,在课堂上必须注意学生的反应。我认为,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原因,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确立教学内容。老师既要讲授知识,又要管理课堂纪律,并且与学生进行个别沟通。刚开始时因“为心情特别紧张,经验不足和应变能力不强,课堂出现了 讲课重点不突出,教”学思路不流畅,师生配合不够默契 等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陈老师老师会细心讲解哪些是重点,怎样突破难点,怎样自然过度,并提议要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多讨论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并且面对面地指出教案的不足以及上课时存在的缺点。他态度温柔,常常面带笑容,即使是批判,我也能欣然接受。过几次实战的磨练,现在的我已经基本能够驾驭课堂,胜任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