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乐府诗看汉代的乐舞文化【摘要】汉乐府诗作为汉代文学中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成为历代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在对乐府民歌部分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研究已逐渐成熟汉文化博大精深,汉代的音乐舞蹈不但发扬光大了先秦时期的艺术之美,还兼收并蓄,融汇了其他民族及外域民族的艺术精髓,彰显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以建鼓舞、踏鼓舞、长袖舞、七盘舞等为代表的舞蹈形式,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对中华民族乐舞的发展有着深远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汉乐府诗研究了汉代的乐舞文化。【关键词】汉乐府;汉代;乐舞汉代由于政治的大一统,经济的恢复,楚风的影响等因素,乐舞百戏相当盛行,有人说:“可以这么说,恐怕没有哪个时代会像汉代那样,勿论尊卑上下,不关四夷八方,几乎都在歌舞伎乐面前表现得如痴如醉,趋之若鹜。汉代特色文化主要表现在提倡宽仁德治的思想、恢弘磅礴的盛世精神、汉文化的经学化以及对异域文化的接纳和吸收四个方面。大一统的汉代文化深刻地影响了汉乐府诗中的思想文化内涵,而相反在汉乐府诗中也保留着很多的汉代文化的印记。汉乐府诗中体现的汉代的思想文化特质首先体现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思想,而汉代的神学思想出了对有汉之前的神学的继承以外还受到了董仲舒“天人感应”说的影响。再者,汉乐府诗中还提倡“孝”与“德”,重视血亲伦理,显现出了明显的汉代礼乐文化的特征。三者,在汉乐府诗中多有游仙主题出现,这源于人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神仙观念,对于生命意识的深刻思考使得神仙观念得以出现,这又不能不说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两汉时期,乐舞¹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上自帝王公卿下至黎民百姓普遍喜歌好舞,社会上还活动着一大批倡伎俳优等专业乐舞艺人,他们共同营造了时代色彩很强的乐舞风俗。由于汉诗基本上是一种与乐舞相结合的艺术样式,汉人乐舞行为的目的、方式和他们的歌乐欣赏风习等必然要对其产生种种影响。以下将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论述汉代乐舞风俗对汉诗的重要影响。一、汉乐府诗中的乐舞文化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深刻的社会变革使传统雅乐的形态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经过先秦文化的转型,礼乐等级制度逐步废除,乐舞丧失了其在文化建构中的核心地位。两汉时代,统治阶级的提倡,经济的迅猛发展,享乐之风的盛行,以及人们对自身情感和现实生活的关注,共同推动了俗乐舞的繁荣。汉代乐舞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