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十中 2025-2025 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 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2.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3.读量筒中液体体积时,某同学俯视读数为 20mL,则实际为( )A.大于 20mL B.小于 20mL C.为 20mLD.无法推断4.给 50mL 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①试管,②烧杯,③试管夹,④酒精灯,⑤蒸发皿,⑥石棉网,⑦铁架台,⑧坩埚钳.A.①③④B.②④ C.②④⑥⑦ D.④⑤⑧5.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欲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又不混入其它气体,可以使用的燃烧物是( )A.木炭 B.铁C.红磷 D.蜡烛6.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 B.冰水混合物C.干净的空气D.石油7.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B.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8.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六个主要操作:① 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②熄灭酒精灯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里,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带导管的胶塞塞紧,并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将导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④①⑤②⑥ B.③④①⑤⑥② C.④①③⑤②⑥ D.④①③⑤⑥②9.某同学利用如图,该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中的水的高度不足广口瓶容积的.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可能的是( )A.实验时,将木炭代替红磷B.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瓶中氧气未反应完C.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已有部分空气受热逸出D.实验时,没有塞紧瓶塞10.假如实验室要制取某种气体,选择实验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以下选项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A.反应条件 B.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C.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D.生成物的颜色1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①质量变少;②质量不变;③化学性质改变;④化学性质不变;⑤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在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和③B.②和④C.②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