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安妮日记读后感安妮日记读后感 1 她,一个养尊处优的“小公主”;她,一个满怀梦想与爱的“小女孩”;她,一个天真无邪,正值青春年华的“小孩子”……一天,纳粹党打破了这个女孩的梦想与生活,使她最终在孤独与恐惧中,被死神无情的带走。正值豆蔻年华的她,生命至此终结了。她留下了唯一宝贵的东西---那本动人心魄的日记本。 她,便是安妮·弗兰克。 迫于日以残酷的排犹浪潮,这位年仅 12 岁的小女孩便过上了逃亡的生活。每天,每夜,每时,每秒,她都在借笔来发泄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恐惧,来表达对未来的向往和祝福……我仿佛看到了,安妮那双闪耀的大眼睛中充满的对未来的向往,对生命的喜悦,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亲人的呼唤。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我们在蓝天下,怡然自乐的与同伴们玩耍。而安妮呢,她在干什么?她在渴望,渴望着这一切,渴望和平,渴望呼吸,渴望····哭一场!残酷的战争是摧残她的罪魁祸首。是战争,让她窒息,让她恐惧,让她渴望……也让我们每个人心灰意冷。“为什么人们不能和平共处?到底是为了什么?人为什么总是那样疯狂?”一句句撕心裂肺的呼喊,一声声震撼人心的诉说,一个个天真而又成熟的问题,让安妮一次次的蜕变,也让我一次次的痛恨无情的战争…… “作为人应为自己负责。”安妮在特定的年代记下了对人生和战争的看法。此时的她已是一个 15 岁的“小大人”,她对法西斯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已经是每一位孩子的心声。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声声稚嫩的呼唤,一双双无邪的眼睛,是那么令人怜惜。我真的想不到:他们怎么能下的去手,去亲自终结孩子们无辜的生命,他们还那么小啊!他们还正值青春年华,那些纳粹党难道连基本的良知也没有了吗?他们难道灭觉了人性了吗? 是的,他们就是这么残暴,这么无情。这让我想到了南京大屠杀,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可当我看到那一张张相关图片时,那历史的事实便会呈现在脑海中。30 万同胞啊!有年幼的婴儿,有青春的孩子,有活力的青年,也有年迈的老人……他们为什么要无辜的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他们为什么无权选择自己的前途?战争为什么要夺走他们的青春年华?孩子们啊,“亲爱的爸爸妈妈!”这一句句亲切的呼唤只怕已经再也听不到了吧! 看吧!黄继光用身躯挡住了敌人的炮火;邱少云被烈火焚烧着身体;狼牙山五壮士慷慨就义,视死如归……这些峥嵘的岁月,这些难忘的回忆,这些血淋淋的事实,让每一个中国人为之悲愤! 回收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