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人”到“道德人”从“经济人”到“道德人” 摘 要:亚当·斯密是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人物,被称之为经济学之父。同时他的经济哲学理论对西方经济学乃至现代哲学的进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针对亚当·斯密的两部经典著作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从“经济人”和“道德人”的角度阐述亚当·斯密的经济哲学思想,希望可以为 21 世纪中国的经济可持续进展提供相应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道德情操论》;《国富论》;经济哲学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5)06-0007-02 经典的经济哲学发端于亚当·斯密(1723—1790),他是西方古典政治经济学最杰出、最伟大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鼻祖。《国富论》和《道德情操论》是他耗尽毕生心血完成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两本伟大著作,蕴藏了亚当·斯密丰富的经济哲学思想。书中出现的“经济人”和“道德人”,是其经济学讨论与道德哲学讨论结合的核心所在,这对后世诸多学科及其讨论者产生深刻影响。笔者拟从“经济人”与“道德人”的角度来探析亚当·斯密经济哲学思想。希望对进入 21 世纪的中国建立健全市场经济秩序、解决效率与公平、经济的可持续进展等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一、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思想 所谓“经济人”,这一概念虽然不是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但是他的确是第一个比较系统地阐述“经济人”思想的人。“经济人”思想是亚当·斯密构建其经济理论的基本立足点。由于亚当·斯密在他的道德学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提出了“道德人”的概念,并又在《国富论》中对专门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的商人的行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描述,因此,后人便把他所描述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即 18 世纪初以来在英国出现的中等和下层阶级概括为“经济人”。在亚当·斯密看来,所谓“经济人”是经济学家用来解释人类经济行为及动机的一个简单抽象模型,其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起因于个人对自身利益的关怀和追求,和基于对成本—收益精确计算的理性选择。经济人是市场经济中所有参加者的最基本的假定,是经济学最基本的公式[1]。这个概念起因于斯密对于人的利己心理的论述和分析。斯密认为人的自利行为是财宝增长的原动力,每个人都有“改良自身状况的愿望”,这是引起人们经济活动和促进人们改良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的最初动机,对个人利益的关怀会迸发出巨大的能动力和制造力,它是财宝不断增加的源泉[2]。在小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