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讨论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调整讨论 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一些出口优势产业,例如纺织业、钢铁业、非金属矿产制品业、有色金属业、化工业等都面临着相当大的节能减排压力,这些行业的产品在我国出口贸易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本文将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 一、我国出口贸易结构现状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国出口贸易快速进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贡献越来越凸现。不仅如此,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名符其实的出口大国。 随着商品出口额的快速增长,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总的来看,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呈现良性转型,即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变为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占大多数。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初级产品主要是 0 类――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3 类――矿物原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这两大类产品的附加值相对较低,虽然其出口额逐年上升,但在出口贸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却在逐年减少。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的工业制成品主要是 6 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和 7 类――机械及运输设备。例如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上升。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在稳步上升。这些都表明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虽然如此,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内在不足依旧明显。主要体现为,我国的出口商品仍然多为技术和资本密集程度较低的商品,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也多是低端产品,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低于发达国家,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较低。长期以来,我国延续的是出口导向型的进展模式,出口企业大多习惯于以绝对数量取胜。这种状态影响了国内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大量消耗了国内的原材料和能源,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日益突显。这种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过度消耗了国内资源,导致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增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现状。这些都阻碍了我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化进展。 二、低碳视角下我国出口贸易结构面临的问题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我国出口商品的耗能、污染以及资源消耗量问题较为突出,多为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商品,在产业链上处于低端位置,主要工业品的耗能都高于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在低碳经济进展方面拥有先进的科技水平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必定会积极推动国际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