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老师学习随笔 数学老师的“微班会”今日上午非常荣幸的倾听了秦望老师“十招打造迷人微班会”的报告,一上午三个小时的时间,全场座无虚席,秦老师一个个鲜活的教学案例让在场的老师敬佩不已,不禁让我这个几年未当过班主任的数学老师摩拳擦掌,下学期一定要去申请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琐碎凌乱,需要非凡的教育机智处理一个个突发事件,对老师的能力提升非常有帮助! 当然,一切还需以学校各项工作安排为主,虽然不是班主任,但作为数学老师,也是学生的副班主任,秦老师的报告中很多方法也同样适用!而且我认为秦老师报告的关键字,在于“微班会”,它是指针对性强,花费时间少,解决问题及时,场地不限,自由灵活的一种面对集体的教育方式,是主题班会的有效补充。不需要一节课长篇大论,针对班级出现的小问题进行正面教育,有的可备课,有的不能备课,当下就要处理,我在教育教学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把秦老师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用在我的教学中,我进行了深化的思考! 1、我也常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但是为什么总是觉得很苍白无力? 没有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没有储备丰富的案例可供提取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平常,我们做的最好的就是教研,不论何时,有问题立即教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需要坚持。但自身更应该有理论支撑,而且要多从书中、网上、经验沟通等多种渠道积累成功的教育案例,方便班级出现问题时,从大脑中提取相似的案例进行加工处理! 2、对于小学六年级学生,良好的心态最重要,我很重视,而他们是否左耳朵进右耳出?是否信服我说的? 现在的孩子其实懂的很多,老师自以为是的说教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很多时候我从他们得话语中、表情上都能看出来,但我们并没有停止这样的说教,相反总是抱怨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感恩,我们与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远。听了秦老师的报告,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们的话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何来听话? 我听报告,喜爱听案例分析,比较有用,不要理论性太强,听起来想睡觉,而孩子们呢,十二三岁的年纪,给他们提供操作性强的建议,批判教育深化内心,长篇大论更应该吸引他们的眼球,这点我做的并不好,秦老师给了我灵感:充分利用网上的素材库,耳熟能详的段子,就像他说的,学生的座右铭不应该是大家的名言,假如换成一句网上比较火热的正能量的话更能激励他们。 清楚记得秦老师如何教育她们班的“女汉子”,从网上搜索了一个反面桥段,后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