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小儿辩日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下列词字句的读音和意思东游、故、去、车盖、盘孟、探汤、孰为汝多智乎 2、培育学生流利地朗读古文的能力,并达到熟读成诵。 3、学习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朗读短文,并理解故事所深含的道理。指导学生在熟读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同时指出自己对此事的看法。 2、难点是《两小儿辩日》的思想内涵。 三、课时安排 1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学习历史都知道,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大学问家──孔子,他博学多闻,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但现在有这么一个问题,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无法推断解决,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呢?现在我就带大家到《列子·汤问》中去看看孔子是如何被难倒的. 多媒体出示课题──《两小儿辩日》(二)、整体感知 1、解题 ⑴ 初读题目能获悉什么信息? ⑵ 两个小孩在争论关于太阳的什么问题? 2、大家课前初看课文,感觉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 困难:难读,有些词语难理解. 解决方法:多读,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结合注释读明白;理解大意读通顺.3、分别范读,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课文4、在理解的基础上试着复述课文5、解析课文⑴ 两小儿在争论太阳的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其它……)(多媒体出示“问题”)⑵ 文中多次出现“一儿曰,一儿曰”,请给两小儿取名,理解争论的内容,观点是什么?有什么理由? 初出 日中 小儿甲: 近(大如车盖) 远(小如盘盂) (以太阳大小推断离人远近) 小儿乙:远(沧沧凉凉) 近(热如探汤) (以感觉冷热推断离人远近) 结果:孔子不能决也。 (三)、朗读背诵,深化探讨 1、分角色朗读:旁白、小儿甲、小儿乙 2、探讨:(多媒体出示问题) ⑴ 对于两小儿辩日,孔子这么大个学问家也不能决也,说明什么?孔子不能推断解决,那你们能推断解决吗? 老师提示: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根据现在的科学知识推断,早晨中午太阳是一样的距离。(参考所发资料) ⑵ 读了这个故事,你还得到哪些启示?(从不同角度探讨) 从两小儿辩斗的角度:人的感觉与太阳离地球的远近是两小儿争论的话题,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知识面很广,古人不可能完全给予解释。但他们发现了这种自然现象,并努力寻求正确答案,这种多角度思考,探求真理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从“孔子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