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究肖红山摘 要:语文教学中常常出现“高耗低效”的情况,老师的付出与教学效果不成正比。针对这一问题,要在课堂教学中以“目标”为导向,实施“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最终实现语文的“可视化”设计,改变老师主观导向的盲目教学。关键词:目标导向 教学评一致性 语文课堂 《小石潭记》以“全面进展的人”为核心意识导向,培育学生“文化基础”“自主进展”“社会参加”等三方面必备品行,体现了中国时代教育的科学性和民族性。在教育理念转变的同时,教学质量始终是中学阶段教育的核心内涵,“有效性”便成为教育者的普遍共识。实现有效教学的途径有很多种,但统整归纳主要关注两点一核心,即以“教学投入”和“教学产出”为两点,以关注学生的学习为核心。笔者认为,符合教育学规律、符合学生认知进展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着眼于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一致性思想,老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一、目标导向教学的意义从逻辑的角度来说,语文学科具有“基础性”“工具性”“综合性”“统一性”“知识性”“科学性”,是一门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实践中的学科。教学中常出现“高耗低效”的状态。要解决根本问题,还需回归课堂本身。摆正课堂主体十分重要,老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知识和人的关系,找准突破口。要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需要确立符合主体兴趣和意图的教学目标。好的教学目标会成为学生的希望和灯塔,学生找到了灯塔,看到了希望,才可能成为真正的主体,让课堂教学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中需要老师明确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本节课,或本单元要带领学生去哪里?第二,如何去那里?第三,怎样知道学生是否到达那里?基于上述三个基本问题,给教学找准“参考系”,必须以环境分析、学情分析、任务分析为基础构建明确的教学目标。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可有效杜绝课堂毫无章法、大水漫灌的低效性。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老师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路径、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全程参加,平稳进阶。要解决这三个基本问题,必须构建“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促进师生共研,生生互助,合作学习。二、教学评一致性理念1.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背景党的十九大指出:“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出中国学生要进展核心素养,成为全面进展的人,即培育学生文化基础、自主进展、社会参加等素养。2.当前教学中的主要问题此前,老师备课中“经验论”占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