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信息给予题及其解法信息给予题的基本结构是由“题干”和“问题”两部分构成。因此解答好信息给予题应注意以下三个环节:一是仔细审题,猎取信息;二是结合问题处理信息;三是根据信息,应变创新 (创设新情境)。解题中不单是机械模仿,也不是随意发挥。即要求学生能把现场自学所得概念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抓住信息特征,将“新”、“旧”知识衔接,问题便迎刃而解。1.1860 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通电法首先从苏打中制得一种金属,并将其命名为“钠”。他对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下块金属钠,切面呈银白色,将其投入水中,它浮于水面,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并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发出嘶嘶声,立即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逝。根据以上内容,请你归纳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1) ;(2) ;(3) ;(4) 。解题的关键抓住关键字词,如“小刀切割”、“浮于水面”、“熔化成一个银白色小球”等,归纳金属钠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光泽、硬度、密度、熔点等。2.已知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某校化学讨论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查阅资料时得知氨气也有还原性。运用类比的思想,既然氨气具有还原性,能否象 CO 那样还原 CuO 呢?于是他们设计实验制取氨气并探究上述问题。请你参加该小组的活动并完成下列讨论:(一)制取氨气①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图中 和 组合(填序号)。(二)性质探究:该小组成员用注射器抽取实验(一)中生成的未经干燥的氨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氨气还原性并验证其产物。(夹持装置未画出,碱石灰是 NaOH 和 CaO 固体混合物):③ 有同学发现该装置在设计上有一定的缺陷,为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认为还应该在 A、B 之间增加一个干燥装置。于是他选择了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 ④ 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物质,无水 CuSO4变蓝,同时生成一种无污染的气体单质。请写出 NH3与 Cu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问题讨论⑤ 有同学认为:NH3与 CuO 反应生成的红色物质也可能是 Cu2O。已知氧化亚铜与稀硫酸反应时,能生成 CuSO4和 Cu 和水。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该红色物质中是否含有 Cu2O。操作 ? , 现象 ,结论 。3.分析反应:Zn+CuCl2=ZnC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