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情境中起舞,在学习中体验------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 【内容摘要】初中学生的年龄一般在 13—16 岁左右,他们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活跃,接受和模仿能力很强,而且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强烈。形象生动的情境教学符合学生这种心理和生理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关键词】 情境教学 情感创设 历史情境【正 文】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进展的教学方法。历史情境的创设是新课改实施以来的热门话题,已为我们广阔老师所认同。现就自己和本校的历史教学,谈谈我们的感受和收获。一、历史情境教学的方法第一、通过影视再现历史情境。通过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兴奋趣,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如,学习《三国鼎立》时,老师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MTV 导入,然后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回到了那个三国时代。五四杯论文类别:B 类学科:初中历史本人承诺本文系作者本人所做如有抄袭,文责自负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等,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老师的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又如:在讲述《南京大屠杀》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真实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历史事实中,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对史实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运用语言创设历史情境。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 20 倍。”老师在精心设计课堂、制造气氛的同时,要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使之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语言与历史情景的展示相结合,使学生随着老师的讲解产生“移情现象”。例如:学习“岳飞抗金”时,我展示岳飞图片,并简介岳飞并有感情朗诵《满江红》。学生在“当时”的历史氛围中,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达到主动体验历史的目的,增强了识别美、丑和客观评价历史事实的能力。又如在学习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