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摘要】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依据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把握历史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结构,立足初中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本文就新课标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现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历史 探究性学习 教学过程 实施素养教育、贯彻新课标成为当今基础教育的主旋律。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不尽如人意。历史这门思辨性很强的学科通常被当作是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而少有探究的成分。这样的历史学习把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体验人为地分离,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热情。上述问题的解决,是实施新课标、推动历史教学改革的关键,而改变过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提倡探究性学习可以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一、初中历史教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究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特别是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初中生有着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富于想像,思维活跃,有进展抽象思维的要求,但仍偏重于形象思维。他们有一定“以史鉴今”的意识,思维的批判性和制造性有所增强,但容易产生偏激,辩证思维较弱。进行历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时,首先应考虑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在探究内容的选择上应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思维冲突,并将探究的问题或任务把握在学生的“最近进展区”。 (2)课程设计要结合历史探究性学习的特点。探究性学习具有主体性、合作性、实践性、体验性、开放性等特征。主体性是学生参加探究性学习的自身状态,合作是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外在机制,实践性与体验性是探究性学习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开放性突出了探究性学习的外部环境和学习资源。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3 课《开元盛世》中,“盛世经济的繁荣”部分的探究活动设计如下:分组(农业、手工业、商业)―收集资料―确定表达方式(农业技术与成果展览会、唐代手工业品展销会、游长安)―体验盛世经济的繁荣(假如我们沿着时间隧道回到唐朝,你会怎样生活)―思考(经济繁荣的原因)。 (3)要注重把握探究性学习的过程结构。科学探究遵循的典型呈现或模式是:形成问题、搜集数据、提出假设、检验假设、沟通结果。历史探究性学习过程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参照,具有本学科的特点。本文认为,历史探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