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七年级上册与同学们谈地理知识教学点: 1、知道地理课的学习内容。 2、知道学习地理的目的、意义。 3、知道学习地理课的学习方法。 能力训练点: 1、初步学会举例说明学习地理的意义; 2、培育学生学习地理的好奇心,挑战心理、冒险心理和坚韧性、求异性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 德育渗透点: 1、使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知识,掌握地理技能是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的需要,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 2、通过为什么要学地理,帮助学生树立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保护“人类家园”——地球而学习的志向。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1)为什么要学习地理从学生日常生活和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入手,让学生“想一想”。让学生从已学过的自然课常识,举例说出地理知识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用途,继而诱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怎样学好地理首先指导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每一章的重要内容。学好地理的方法是“三多”,即多动脑筋想一想;多阅读运用地理图表;多参加地理课外活动,如阅读地理书籍,看电视、读报刊中的地理新闻,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地理知识和营养。 2、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处理好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难点。突破此难点,结合当时国内外新闻地理内容,通过老师举例说明。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知识与技能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5.通过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艰难历程,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6.通过学习有关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等知识,教会学生运用比较和归纳等学习方法。7.通过课堂制作小地球仪等活动,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过程与方法1.设计探讨地球形状的活动:用实际例子,通过学生动手、动脑,体验过去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不是平的;引导学生思考,说明一个真理的发现,需要多方考证,不能简单下结论。2.观察地球仪,了解纬线和经线的特点,以及纬度和精度的分布规律。3.用乒乓球或其它材料制作简易的地球仪模型,了解地球仪的基本构造。4.创设情景,让学生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关地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认识到探究真理道路的艰难与坎坷,培育学生对真理勇于探究、执着追求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