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论三国人物与行为关于论三国人物与行为,论三国人物与行为怎么写的问题,我整理了以下的内容,盼望可以帮到大家。三国时代,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有很多英雄被埋没,或被放到壮美的舞台上。魏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国家。司马懿,徐晃……这些都是魏国的栋梁人才,与魏国开国君主曹操打天下,他们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为曹家开创了一个辉煌的局面,有足够的实力与结盟的蜀国和吴国抗衡。但有用的人才吴国蜀国也不少,吴国主要是周瑜,陆逊。蜀国主要是诸葛亮,关羽张飞。在这其中,争得最凶的或许就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了。这司马懿的才能也很大,诸葛亮六出祁山都被司马懿挡了回去。但司马懿想征伐蜀国,也都被诸葛亮阻挡住了。认真看一看或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魏国蜀国可真够幸运的。但假如让我们假设一下:假如蜀国没有诸葛亮,被司马懿大军彻底击垮,魏国灭掉了蜀国,旋即第2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吴国也望风归降,曹家一统天下。这样又有什么不好呢?现在人都以刘备为正统,曹操则为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这是对曹操的极大不公。当时百姓都渴望在战火纷飞的中华大地上求的一种安静祥和的生活,刘备的顽抗,在某种意义上是对老百姓的剥削。当然我不否认在战斗中的士兵必会死亡,死亡就会流血,要不是刘备扛着“仁义”大旗,谁情愿为他效命?谁情愿跟随他?仁义这东西在刘备刚开头打天下时很有用,但在有了自己的政治集团后,这种仁义就变得很微不足道了,甚至还有一种拖后腿的感觉。看一下曹操被封为“魏王”后,很少有讲到他的集团中的小人被利用的状况。但刘备就不同了,尤其到了刘禅一段时间,朝廷里处处是小人。为什么?由于曹操阵营中无处不在曹操的霸道,专横,正是由于他没有刘备的仁义心,所以阵营里奸人很少,这种专权莫非没有为曹操供应了很大的好处吗?所以意图“匡扶汉室”的刘备终究也不行能胜利,白白铺张了那一大片土地啊!!诸葛亮舌战群儒时,有一个谋士问诸葛亮:第3页共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和复制“你看曹操是何等人也?”孔明说他是一个残暴虐民之贼,那位谋士却说:“你这话就不对了,曹公三分天下已有其二,这莫非不是人心所归吗?”诸葛亮痛斥了那个人。但在我看来,那位谋士说的真得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