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

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_第1页
1/2
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_第2页
2/2
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有四大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界。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利用,人类既是环境的制造物,又是环境的制造者。在工业进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进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进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1、CO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老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 2 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 2 浓度达到0.5ppm 可使树叶全部掉光。3、卤代烃污染。讲卤代烃时要介绍氟里昂(CCL 2 F 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4、CO 2 污染。结合讲CO 2 性质,介绍空气中CO 2 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 2 含量升高,?使全球气侯变暧,有人估计到下世纪未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 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进展H2能源。1、无机物污染。在讲过滤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障碍。2、有机物污染。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化学课:渗透环保知识的载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