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 2025 届高三 4 月统一测试历史试题2025.4本试卷共 8 页,100 分。考试时长 9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 1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A.孟子和王阳明 B.荀子和朱熹 C.董仲舒和顾炎武D.董仲舒和朱熹2.南北朝以来,“婚”“宦”关系到士大夫一生的成败得失。隋炀帝时期一反隋文帝“前代品爵,悉可依旧”的政策,限制勋贵子弟的政治特权;唐代多次禁止世家大族间联姻。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A.使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B.克服察举制弊端,确立九品中正制C.削弱贵族特权垄断,加强中央集权 D.促使士大夫阶层放弃传统的婚姻观3.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4.明中期,“歙人(徽商)聚都下(北京)者,已以千万计”。嘉靖年间,歙县在京徽商出资出力创建了会馆,令来者“无论崇卑,咸得解装于斯,而从容别定馆舍。”这表明① 徽商活动范围广,在都城有一定影响 ②血缘关系是徽商集团不断进展的纽带③ 民间自发集资,为同乡商民提供服务 ④明朝政府对会馆进展起到决定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5.中国近代某文献提出了一系列“新事物”,如:禁止与外国交涉时使用“夷狄”等带侮辱性的文字,主张建设铁路、轮船等设施,提倡学习欧洲建立银行,并提出废除八股等改革措施。该文献是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以下关于台湾的诗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 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②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汪辜会谈开先河,二老共创新关系。 ④窃喜战功归祖国,更欣光复到台湾。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7.某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