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与应试规律一、四年来陕西省高考情况统计1.文综一卷得分及各科一卷平均得分情况2.文综二卷得分及各科二卷平均得分情况3.文综三科平均得分对照4.新课程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考查分值分布及结论结论:(1)从通史角度看,以中国史为主,略偏重于中国古代史; (2)从专题史角度看,政治史、经济史为主,文化史最少。 (3)不照顾知识覆盖率;不考虑各模块间的均衡。二、2014 年高考历史复习策略1.把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历史复习的首位 (2013 年高考全国Ⅰ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依据考纲说明,整合知识,夯实基础。 高三一轮复习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教材走,即以专题史的方式进行;二是按通史方式进行。我比较赞同通史方式进行一轮复习,先划分历史阶段并解读历史阶段特征,然后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同一阶段的知识汇总到一起,这样做一是避免了重新讲教材的重复无新意之嫌;二是弥补教材编写的不足——缺乏纵向立体感。 (2)关注知识、概念的理解和对时空概念的整体性认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例 1:巴黎公社革命和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例 2:罗斯福新政的首要措施和中心措施的理解 例 3:为什么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革命 例 4: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之含义 例 5: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 (3)通过增加优质试题的训练,增加阅读量,拓宽知识面,不拘泥于教材,多角度观察同一历史事物。 如五四运动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的认识、关于世界历史的分期、有没有新三民主义、孙中山是否提出了三大政策、对抗美援朝和三大改造的认识、宋明理学家是否“反对寡妇再嫁”、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吗、义和团运动是全盘“灭洋”吗、大革命的失败是因为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吗等等。2.按新课程体现的四大新史观理解复习。(1)文明史观 从文明演进角度理解阐释历史,分析文明的演进与交融。 以生产力标准把握文明发展走向,构建主干知识结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