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 2014 年高中历史 国民革命教学设计知识点来源□学科: 历史 □年级:高一年级 □教材版本: 岳麓版 □所属章节:必修一第五单元第 20 课《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录制工具和方法屏幕录象专家设计思路1、进行国民革命概念解析。2、通过“携手合作”、“浴血奋战”、“分道扬镳”教学结构分别分析国民大革命的准备、国民大革命的进程、国民大革命的评价。教学设计内 容教学目的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国民大革命的准备、发展和结束;通过对国民革命的不同看法,了解不同角度历史评价会有所不同。教学重点难点孙中山晚年态度转变的原因;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社会条件教学过程导入:国民革命的概念解析,明确国民革命的内涵。环节一:携手合作,准备大革命;1、条件:从共产党、国民党、苏联和共产国家的帮助;2、国共合作的实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环节二:浴血奋战,大革命的进程,光荣北伐;1、黄埔军校的创建2、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光荣北伐(目标、对象、成果)环节三:分道扬镳,国共合作破裂,如何评价大革命。 1、失败?2、成功?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关系作为主线串起整节课:国共的携手合作是大革命的准备阶段;国共两党正式合作浴血奋战,大革命光荣进程;国共两党分道扬镳,关系破裂。如何去看待这场大革命?但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理论知识的不足使得内容略显单薄,难以达1到一个高度,也使得课堂略显保守和传统。在台湾等的历史教科书中是没有国民革命名词的,他们更多的是联俄容共的阐述。所以研究者也略显不多,文字支撑比较少。多读理论书籍、培养自己的理论修养是今后努力的方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