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 讲 热力环流形成和运用重难点易错点解析【课程标准】说出大气的热量来源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大气的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的成因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一些地理现象一、大气受热过程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保温原理 大气逆辐射强弱(一)分析一地太阳辐射量大小的影响因素1.纬度影响 2.气候影响 3.地势高低题一:问题:罗马和上海的太阳辐射量季节变化哪个大?为什么?题二:图 4 是北半球太平洋沿某一经线太阳辐射量月总辐射量随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1)6 月份月总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 ,其高于赤道地区的主要原因有: ; 。(2)简述赤道处太阳辐射月总辐射量 6 月和 12 月变化小的原因是什么?(二)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题三:图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据图回答:图中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的数字代号按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1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太阳对大地暖的程度取决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题四: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完成问题。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25℃ B.12℃ C.10℃ D.8℃高原地区温度低主要是吸收哪部分少所导致的( ) A.① B.② C.③ D.④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B.② C.③ D.④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题五:9 月 7 日前后为“白露”节气,届时我国多数地区昼夜温差往往为全年最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叶或花瓣上,早晨的阳光照射,看上去洁白晶莹,因而得“白露”美名。读中国白露至秋分期间平均日较差分布图,回答问题。1.图中的昼夜温差( )A.A 地为 16℃以上 B.B 地为 8℃以上C.A 地与 B 地最大差值可达 8℃ D.从东南向西北递减2.关于温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大 B.沿海比内陆日较差大C.日较差大利于形成露水 D.年较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积累2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题六:图 1 纵坐标表示数值大小,横坐标表示纬度,据此完成 1—3 题。1.该图表达的是( )A.年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 B.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C.大洋盐度的纬度分布 D.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2.造成甲、乙两处数值差异的主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