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中学 2014 高中化学 2.3 化学反应的利用(第 2 课时)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 2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 了解化学键与能量之间的密切关系,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的主要原因。2. 初步了解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 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本课时教学资源的使用教 学 过 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评述】即热饭盒的原理:1molMg(24.30g)和水混合产生的热量足可以把 1L 水从室温加热到 100℃。焊接钢轨是铝与铁的氧化物反应时释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铁熔化成铁水。即热饭盒能加热食物,铝热剂能焊接钢轨,都是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被人们所利用。我们通过一定的装置,也可以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活动探究】按要求完成以下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初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图 2-3-8。将铜片、锌片插入稀硫酸中,然后用导线将铜片、锌片连接起来,并接入一支电流表,观察发生的现象。【观察、思考】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现象】锌片溶解,铜片表面有气泡产生;电流表指针偏转。【学生分析】铜片质量未变化,锌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质疑】请尝试用氧化还原知识分析锌片、铜片上发生反应的情况。【讨论】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分析】 在实验中,当把铜片和锌片同时浸入稀硫酸时,由于金属锌比金属铜活泼,锌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成 Zn2+进入溶液中,锌片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 H+从铜片获得电子而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可见,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讲述】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如锌片),电极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是正极(如铜片),H+在正极上被还原。在铜锌原电池中,负极自身被氧化,而正极作为载体,溶液中的离子在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板书】二、原电池 1、定义: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2、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负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3、电极反应 锌片(负极):Zn-2e- = Zn2+ (氧化反应) 铜片(正极):2H+ +2e- = H2↑(还原反应)【思考、讨论、小结】原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但是 在原电池中,铜片并没有参加反应,那么,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