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学习目标:1.了解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2.初步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理解参考系概念,知道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的描述可能是不同的.4.理解坐标系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学习重点: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的概念。学习难点:运动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看做质点。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9-11 页,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叫做质点?2.在什么情况下物体才可以被看作质点?与物体的大小是否有关?3.什么叫做参考系?4.对同一物体运动的描述,不同人的描述可能不同,您怎样看待这一不同的描述结果呢5.在物理学上我们怎样去精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改变呢?6.如图所示,若某一物体运动到 A 点,此刻它的位置坐标 xA=________,若它运动到 B 点,此刻它的位置坐标 xB= . 合作探究:探究一:物体能否被看作质点的条件 例 1: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B.体积小的物体可视为质点C.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 D.在某些情况下地球也可以看作质点点评:只要是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来讲是次要因素,可以被忽略,物体就可以看成质点.探究二:参考系 例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 000 m 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便敏捷的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子弹.飞行员能抓到子弹,是因为( )A.飞行员的反应快B.子弹的速度很小C.子弹相对于飞行员是静止的D.飞行员有手劲点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其实地面上静止的物体(包括人)都在永不停息地随地球自转而运动.探究三:坐标系例 3:如图 1-1-2(a)所示,质点由西向东运动,从 A 点出发到达 C 点再返回 B 点静止.若 AC=100 m,BC=30 m,以 B 点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建立直线坐标系,则:出发点的位置为 m,B 点位置是 m,C 点的位置为 m,A 到 B 的位置变化是 m,方向 1.C 到 B 的位置变化为 m,方向 .图 1-1-2点评:建立坐标系确定物体的位置时,首先要确定原点的位置及坐标轴的正方向,再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坐标位置以及位置变化的情况即可.当堂小结:u.com]当堂达标:1.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是( )A.研究某一中学生骑车回校的速度B.环绕地球运动的“神州”6 号飞船C.测量金属密度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