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我将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阐述。一、设计思想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我采用实验探究式教学,“轻结论,重探究”,让学生完成一次完整的实验探究并在探究中学到知识、学到方法。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节是鲁科版《物理1(必修)》第六章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的第一课时。高中力学部分是由牛顿定律为基础所构建的体系,在牛顿三定律中,牛顿第二定律为核心内容。本节是一节实验探究课,通过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得到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第二课时提出牛顿第二定律 F=Ma 的做铺垫。本节中应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问题和用图像法处理数据,这两种方法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都十分重要。本节不论从知识还是从培养学生能力的角度看都很重要。2、教学的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与质量也有关。 ②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③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 指导学生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 ②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设计进行实验。 ③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能根据数据结果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② 通过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③ 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3、教学重点及依据①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②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该方法及思路在高中阶段首次出现,常用于热学、电学等的问题的研究中,在高考及一些大型考试中经常考查,是本节的重点。③ 用图像法研究加速度 a 与力 F、质量 m 的关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是高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能力,实验数据转换成图像,实验的物理规律就可以明显地展现在眼前,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是实验的重要手段。4、教学难点及依据 ①控制变量法的使用② 怎样引导学生用图像法研究实验数据。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初步掌握物体的运动规律,初步了解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意识到运动和力存在着某种重要的关系 。在之前做过“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等实验,有一定的实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