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一、动物的行为1、动物的行为 :通过一些列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和激素分泌活动共同协调后完成的。2、先天性行为 :与生俱来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 即可完成,不需要后天学习,也称为本能。所有动物都有先天性行为。如:婴儿吮奶、繁殖行为、索食行为、攻击行为、洄游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3、后天学习行为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 主要与大脑皮层有关。如:人的学习行为、大猩猩的模仿学习行为、马戏团的动物表演。4、人的学习行为 :复杂,还能对抽象事物、语言、文字等代替具体刺激,做出反应。如看见美食的 文字介绍会流口水,听相声会笑等,这都是因为仍具有高度发达的大脑。注:只有人类才能对抽象事物做出反应,动物不能二、人体生命活动的神经调节5、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变温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无脊椎动物等6、 恒定的体温 :正常人体内体温:37℃。当外界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相对 恒定。人体体温的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7、 体温测量 方法:直肠(最接近体内温度)、口腔、腋窝8、 正常人体温不是一个固定值,可随着昼夜、性别、年龄、环境温度、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下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一般早上体温要低,晚上要高9、 恒温动物体温恒定的原因 :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动态平衡的结果。10、宁静时,主要产热是内脏;运动时,主要产热是骨骼肌。11、产热的同时,机体又以各种方式将这些热量散发出去,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人体 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皮肤散发出去的。12、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于皮肤表面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来加以调节。低温:血管收缩,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散热量减少 高温:血管舒张,皮肤血流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散热量增加13、常温下 ,皮肤汗液分泌少,主要通过皮肤直散热当外界温度≥体表温度时,汗液蒸发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14、中暑现象 :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发挥体温调节功能,或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了人体体温调节能力的最大响度,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导致中暑。症状:体温升高,头痛。头晕。心慌、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昏厥等,严重会危及生命。15、人体内的产热和散热过程是通过脑干中的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