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你可以不懂数学,但是你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人:他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南国小镇,后来成为国际数学舞台的领袖人物;他 20 岁时左腿致残,一个偶然机遇改变了他的命运;他培育了许多世界级的数学家,自己却只有初中文凭。华罗庚,这位传说中的数学天才,一生充满了坎坷与传奇。1943 年的一天,国民党兵工署长俞大维的府上请来了一个年轻人:他身材高挑瘦削,戴一副近视眼镜,左腿跛得厉害,这个人就是西南联大的教授华罗庚。在饭桌上,俞大维递给华罗庚一张纸,说"这是一道数学难题,希望你能在几个月后算出结果,我将感激万分? 第二天清晨,华罗庚如厕之时,他已经随手把答案丛诹艘徽攀种缴稀S岽笪玫酱鸢甘本娼芯?quot;中外专家们几年都算不出来,没想到你华罗庚一晚上就解决了,真不愧是数学天才!" 后来很多人猜想,那道难题是日本军队偷袭昆明计划的一份秘电码。 那时候,华罗庚这个"数学天才"在国内外已经相当有名:有传闻说,日军侵华时曾经下令,在中国有两件宝贝不能炸:一个是故宫,另一个就是华罗庚。 华俊东 华罗庚的长子 华俊东: 不知道怎么会出这么个人物,直到现在都搞不清楚。我觉得很了不起,我觉得很了不起,为什么,你到金坛去就知道了,那个小县城,初中什么的条件都很差。 主持人: 是金坛。 华俊东: 对,金坛,那时候小的时候都叫他罗呆子。 主持人: 啊,罗呆子,为什么叫他罗呆子? 华俊东: 因为他除掉数学以外其他都不管。 华罗庚小的时候口齿不清楚,行动迟缓,常常发呆,乡里人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罗呆子,在人们眼里,这个罗呆子是不会有什么出息了。 在学校,华罗庚也不是个好学生。 华俊东: 他那个数学老是零分,因为他字写得难看。 华苏 华罗庚的次女 华苏: 那老师等到初二初三就发现他有些东西做法和别人(不一样),他有自己的想法了,他思路和别人不一样。 华俊东: 那个老师说,你不用考试了,这对你来说是浪费时间,你自己去看书吧。 14 岁那年,华罗庚从金坛初中毕业,从此,初中就成了他一生的最终学历。 这里是北京的清华大学,在中国,这所学校一向以高超的学术水准而骄傲,那高高的门槛儿,也一向让想要跨入校门的学子们望而却步。这些古老的建筑至今仍然被使用,它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先驱们的创业历程。 历史上中国的数学曾因祖冲之等人一度领先世界,但是从 14 世纪起,它就几乎停滞下来。 上世纪 20 年代前后,一些早期的归国留学生把近代数学带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