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话的概念: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 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主人公:通常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情节:一般表 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神话的意义:通常显示为对某种自然或社会现象的解释, 有的表达了先民征服自然、变革社会的愿望。神话的意义: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人们讲述神话,为的是保 持社会习俗及社会制度的意义和合理性。神话在维系人们的社会性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由于生产力低下,面临着令人敬畏的自然界,神话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强有力的精神纽带。再次,人们往往以神话的形式在对世界假想性的把握中宣泄了种种令人不安的情绪。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也是我国古代保存 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全书共分山经五卷、海外经四卷、海内经五卷、大荒经四 卷,内容极其驳杂。《山海经》中的神话虽然也是片断的,但不少故事已具有清楚的轮廓,如夸父逐日,大禹、帝俊和西王母的传说,以及圣地昆仑山的奇妙景象等。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 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就是保留在《淮南子》中的。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隐藏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二为祭祀歌谣,表现了上古先民幻想祈神降福或指挥自然服从自己的愿望,带有较浓的原始宗教意识,《卜辞通纂》375 片和《伊耆氏蜡辞》是其代表。三为图腾歌谣,是先民在图腾崇拜基础上创作的诗歌,《燕燕往飞》尚可窥见其端倪。四为婚恋歌谣,一般都表现出粗犷、野蛮的特点,如《周易。屯·六二》。五是战争歌谣,如《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同人》,由其绘声绘色的描摹中,令人仿佛听到了古老的杀伐声,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