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培育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资料说道:一个人能否成功,百分之二十取决于他的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取决于他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的品质与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到:“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因此,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何谓习惯?一般地说,经过了多次反复练习而逐步养成自己需要的行动方式,或者说逐步养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叫做习惯。那么,应当培育学生哪些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 下面谈谈培育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预习的主要目的有三个:一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概内容,使学生上课时对老师教的内容在思想上有所准备;二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些教材中能够独自解决的问题,同时又起到巩固旧知的作用;三是让学生发现新教材中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增加求知欲望。总之,预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好办法,但是,假如处理不当,也会产生不良的效果。诸如有的老师给学生印的预习提纲,项目多、要求高,学生花费很多时间也难以完成,这就会严重挫伤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培育学生预习的习惯,这不仅是教学艺术,也体现了一种教育思想。 培育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首先是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形成模式。叶圣陶曾经说过:教的目的是达到不要教。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学生某些知识,而是为了教给学生如何掌握某些知识的方法;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变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才能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培育学生的语文预习习惯,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阅读课题,揣摩课文内容 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推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 二、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 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我就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学生在完成前两步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