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针对的用户群体是:1. 互联网相关从业者(产品、运营、营销等)2 . 对互联网感兴趣的人群3. 对社群运营感兴趣的人群4. 对我感兴趣的人群(虽然我知道没多少)5. 对啥都感兴趣的人 社群一直是一个很火热的话题,我讨论了市面上比较火热的互联网学习型组织,发现一个怪圈,就是一些人自己社群运营的很糟糕,但是还出来教别人怎么玩社群,并且收费还不低。我总结一下当下这些互联网学习型社群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以下五点: 1、群成员之间信息不畅,沟通成本高 这几乎是所有社群存在的问题。大家在社群里看到彼此的信息只有“上海-无业游民-冯宝宝”类似于这种的格式,这种信息根本没法对彼此产生了解。跟每个人说一分钟,500 个人的社群就得花近十个小时。这就导致沟通效率很低很低,所以导致你无法立马找到你要找的人。 2、社群运营缺乏体系化 有的社群活跃度很高,那是因为群主本身有点威望,而且同意花很多的精力去打理,所以能够维持这样的活跃度。但是当建立两个群,三个群,四个群的时候,群主就分身乏术了。然后群主开始招募一些志愿者进行社群管理,好吧从此社群就开始变味了。这些群管就为了活跃而活跃,整天搞些无聊的事情,忘了大家聚在一起是为了获得价值的而不是来打发时间。所以建立一个社群假如想形成一定的规模,那么就必须体系化,有一套自运行、可复制的机制。 3、缺乏激励机制 一个优质的社群离不开三个要素:好的激励制度、内容制造者、优质群管理者。而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社群内容制造者是社群组织者,群成员输出优质内容也是零零星星,所以根本转不起来。问题就是出在没有一个激励制度,激励得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几句感谢的客套话。你以为的给别人制造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别人不屑的。所以得针对内容制造者、群管理者、活动发起者、其他群成员画清楚一个价值闭环,给做出贡献的人足够诱惑的激励,让大家有互动有做出贡献的积极性。 4、 缺乏一个高效的沟通方式 微信群聊天一个很大的毛病在于很难深度沟通,很多时候我更喜爱打电话。因为你没法一下子把问题的场景、细节、诉求全部描述出来,大家要不停的爬楼,所以对方理解的就很成问题。假如对方再没有追问细节得习惯,很容易就现有的内容断章取义。假如追问细节,那么沟通起来就会没完没了。 由于这种低效的沟通方式,以及缺乏很好的组织性,所以一些有货的人就不会在群里面活跃。牛人思维就是追求效率,由于目前几乎所有的群沟通都很低,所以自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