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长方体的认识》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教材 27 页——29 的内容,练习五的 1、3 题。二、教学目的:1、经历观察、比较、沟通、归纳等活动,在自主探究中掌握长方体的特征。2、知道长方体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3、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能力。三、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特征。四、教学具准备:长方体形状的实物、长方体模型、表格、橡皮泥、3 组小棒(每组 4 根同样长)。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请学生拿出事先收集的物品(如:牙膏盒、墨水盒、魔方……),观察哪些是长方体形状的物体?学生整理摆放或展示,师生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出长方体的图形。借助长方体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摸一摸,说一说,长方体的上面都有什么?学生可能回答,长方体上面有“面、棱(边)、顶点(点)等。学生的答案可能不完善,老师可以借助长方体的图形,揭示“面、棱、顶点”的概念。老师边比划边描述:长方体的 6 个面;我们把两个相交的边叫做棱;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操作活动)同桌比划,巩固“面、棱、顶点”的概念。2、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这节课将进一步讨论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探究沟通,解决问题。3、要讨论长方体的特征,根据我们以往的学习经验,你认为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讨论?① 学生独立思考并沟通(猜想):长方体的上面有面、棱和顶点,要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可能会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老师评价学生的猜想很有价值,然后启发学生,假如分析长方体的面,你会想到从面的哪些方面进行分析?长方体的棱呢?顶点呢?② 围绕上面的问题,学生个体先独立探究,再进行合作沟通。学生可能在独立探究、合作沟通中有点困难,或有点茫然……。老师在此过程中提示或点拨,长方体的面是什么形状的?面的面积怎样?大小一样吗?(可从长方风光得形状、大小等方面进行提示)③ 全班沟通。小组代表汇报:★长方体的面,形状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得面积完全相等,大小也完全相等。这一小组成员或其它小组补充:长方体的面都是长方形,但是也有特别情况,有的物品相对的面是正方形。(例如:一些特别的包装盒)④ 师生结合上述回答,进行评价。老师针对回答结果,提问在此过程中, “相对”的面是怎样理解的?又如何获得面积和大小也相等这一结论的?★学生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