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生活情境 促进自主探究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片断的反思[背景与导读]《小数乘法的意义》一课是义务教育新课标教材中四年级的教学内容,它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并能结合意义计算简单的小数乘整数的得数。教材在编排上注意体现新的教学理念,设计了丰富的生活背景素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提问、计算、合作、沟通等数学活动,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置学生于开放的情景活动之中,让其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育。[片断与反思]片断一:创设购物情境,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爱逛超市吗?生:(兴奋地)喜爱!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大家熟悉的北山超市去看一看。(出示情境图)师:从这个货架上,你看到了什么?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 1:每根棒棒糖 0.20 元,3 根棒棒糖多少元?生 2:每包饼干 1.2 元,买 4 包饼干多少元?生 3:每包方便面 0.80 元,买 2 包方便面多少元?生 4:每千克苹果 3.00 元,买 1.50 千克苹果多少元?生 5:每千克橘子 4.00 元,买 2.5 千克橘子多少元?师:太棒了!一点点时间,大家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在平常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我们就把它们作为今日讨论的问题,好不好?生:(异口同声)好!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将数学活动与他们的生活、学习实际相连,创设购物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让他们从生动、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究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这不仅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能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自觉地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片断二: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建立数学模型师:你们看,这几个问题是老师一个一个地讲给你们听呢,还是你们自己来讨论?生:(齐声)自己讨论。师:那这几个问题,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讨论,也可以一个一个地来讨论,好吗?生:好。(生独立思考、探究讨论)师:同学们都很有自己的见解,想不想把你们想法跟别人沟通沟通?生:想!师:好,让我们各抒己见吧!生 1:我讨论的是第一个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