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单元(4)

第十单元(4)_第1页
1/2
第十单元(4)_第2页
2/2
城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内容: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4) 二、教学目的:了解本节知识要点,掌握初步分析问题方法。三、教学重难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中国外交政策和国际格局的关系。四、主要教法:讨论,概述,提问五、教学过程(1)第一阶段(50年代-60年代)①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17国建立外交关系。②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关系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④1954年,日内瓦国际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地位参加且起到积极作用。④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同:经历、愿望;异:不同的社会制度)⑤经过援朝、援越战争胜利,打破了美国在外交上孤立中国的企图,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际威望,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创造了国际环境。(2)第二阶段(70-8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①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以恢复;②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④积极发展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友好合作关系(3)第三阶段(进入9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典型例题新中国成立后是怎样粉碎帝国主义对华外交孤立政策的?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中国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新中国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建国第一年里,中国就同苏联等 17 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50 年代,新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50 年代中期,我国先后参加了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之后,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5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末,我国推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同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中国对世界的影响。1城北高级中学高三历史集体备课教案70 年代,我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实现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这样,终于打破了从 50 年代美国孤立遏制中国形成的外交僵局。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十单元(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