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三节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素材一、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美国经济繁荣时期社会财富分配和人们争逐股票利润的情况在 20 年代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一方面,社会生产确实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极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手里。1925 年,美国 16 家最大财阀控制着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 53%。国民收入分配日益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整个 20 年代,占美国总人口 5%的大富翁攫取了全部国民收入的 1/3。1929 年时,大约 60%的美国家庭生活在仅能够维持生活的水平上(一年 2 000 美元)或在这一水平之下。他们的总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不足 24%。更为严重的有 21%的美国家庭年收入不到 1 000 美元,他们的总收入在国民总收入中不足 4%。这些都不能不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20 年代,购买股票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为了投机而不是投资。操纵股市的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公司,他们通过抬高股价而获取高额利润。例如,有一家证券公司,即美国与国际证券公司,用每股 20 美分的价格购买了某家公司的股票,然后让这种股票上市,在此期间,这家证券公司故意在股市上抢购自己的股票,哄抬股价,最后以 52 美元的高价抛出,大赚一笔。有些银行家为股票的利润所吸引,他们常常不顾风险,利用储户的存款炒股,谋取厚利。当时,纽约的股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股市,许多外国人把数亿美元投到这里进行炒股。因此,当 1929 年 10 月,股市崩溃时,一些银行在股市投下的巨额资金失去,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美国老百姓也大多认为股票投机能赚大钱,这是因为那些在幕后操纵股市的大投机商告诉他们,任何人只要每星期节省几美元,购买股票就可以有发大财的机会。这些加入股市的平民百姓,他们在股市兴旺时用自己的几乎全部积蓄购买股票。通常,他们在花 100 美元购买的股票涨到值 1 000 美元时,并不急于抛出,还等着再涨。但同时,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 1 000 元储蓄了,因而可以分期付款来买自己想买的东西了,如汽车、家具等。可是,当股市崩溃时,手中的股票便变得一钱不值,而且也无法按期付款了。于是,他们就陷入了破产的境地。股票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