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演变素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制从体系的形成来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 20 世纪人类第一场大搏杀之后确立的实际新秩序:1919 年 1 月到 6 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大会,史称“巴黎和会”。美国、英国与法国主导了和会进程。1921 年 11 月到 1922 年 2 月,美、英、日、法、意、比、荷、葡、中九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会议,商讨太平洋地区的政治秩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等国陆续召开一系列大国会议,围绕战争进程与战后世界安排问题展开了协商和争论:1945 年 2 月,美、英、法三国首脑在苏联南部城市雅尔塔会晤,(内容)着重讨论①欧洲领土变动、②成立联合国、③远东事务安排等问题。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之后,就欧洲和远东国际秩序做出的安排2、都是在大国的主导之下不同点:凡-华体系对苏俄采取排斥的态度,而雅尔塔体系则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实行共处与合作从体系的内容和作用来看:相同点:1、都体现了列强之间相对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新的国际格局,为世界的相对平稳发展创造了条件。 不同点:一战后,欧洲虽然有所削弱,但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依然主导着国际政局。二战后,昔日称雄世界的欧洲列强国力衰落,地位下降。战后世界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建起新的国际格局。在这一体系中,英国的世界霸权遭到美国的挑战,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世界局势暂时得到稳定。经过一战,英国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经济发展缓慢。英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兴起民族解放运动,本土与自治领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殖民体系渐趋瓦解。为挽救颓势,1926 年,英国被迫承认自治领在内政外交方面获得独立。自治领与宗主国以“共同忠于(英国)国王”而组成英联邦,双方权利平等,互不隶属。1931 年,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批准上述决议,英联邦正式形成。随着德意志、奥匈、奥斯曼、俄罗斯四大帝国的崩溃,欧洲大陆的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波兰得以复国,中欧地区小国林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了东西方对峙的两极格局。战后德国的国立受到严重削弱,战争赔款成为其沉重的负担。在远东地区,《四国条约》终止英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