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巨人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假如我是巨人》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欢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提倡的“培育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制造能力。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充分利用联想与比较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想象“假如我是巨人”的故事,运用大小对比的表现手法创作作品,培育学生分析、比较、想象、创新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进行创设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联想。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运用夸张手法创作比例悬殊的生动画面。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在绘画中敢于冲破常规体验无穷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热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灵活的比较,启发多种奇异的联想,力求创新。难点:画面的布局与形象的对比,大小对比关系。四、课前准备:学生:水彩笔、油画棒老师:教学课件、视频、教具等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今日老师先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巨人变变变(出示课件)。师:想一想怎样才能把画面中的普通人变成和巨人一样高大?课件演示变巨人的小魔术。请你说说:同一个任务是怎样变成巨人的呢?生:小组讨论学生思考,在人物旁边添加非常小的人物形象就可以是原来的人物变大、变威武。板书示课题《假如我是巨人》。【设计意图】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参加教学活动。 二、欣赏故事故事介绍:师:你读过《格列夫游记》吗?它把一个奇妙、有趣的大人国小人过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眼前。2、向学生介绍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并播放视频 1.师:其实在想象的世界里,什么样的事情都会发生。你们想知道格列佛曾经有过哪些奇遇吗?(欣赏故事) a、 格列佛刚来到小人国的时候,小人国的人们害怕他,有的人还向他的身上放射箭。 b、但是格列佛却宽厚地原谅了他们,小人国的人们对他的做法非常感激。 C、 渐渐地,小人国的人们和格列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人还敢在格列佛的头发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格列佛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