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8《雷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会认 4 个生字,会写 12 个生字,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雨前、中、后不同景色、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了解雷雨前、中、后景色变化特征。教学难点:写观察日记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 千条线,万条线。。。。。。看不见。 猜出谜底:“雨”2、 板书课题:“雷雨”——齐读课题。质疑雷雨一般发生的季节:夏季过度:我们今日一起来学习《雷雨》一课。二、 自读识字:1、 初读课文,提要求,初读课文要做到什么?——不认识的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查字典,也可以问同学或老师,读通句子。2、 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小黑板,带有音节的生字词。——个人读,齐读,。。。评价学生。三、合作沟通:你是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些字形的?把你的好方法先在小组内沟通。——分小组沟通,介绍自己的识字好方法。1、出示生字:“压、乱、垂、虹”⑴ 指明介绍“压”、“乱”——“压”半包围结构,“厂下土加点”。“乱”熟字换偏旁:“敌、甜。。。。。。”。(2)、“垂”字怎么记?(独体字,数笔画;熟字去偏旁。“睡去目,锤去金”。。。。。。)——启发编字谜:A、一千个士兵卧在草丛里是个“垂”,B、“一千士兵要认真,中横要写长,托千又盖士。”生说顺口溜,到黑板按顺口溜板书“垂”。(3)出示“虹”,虹字谁能编字谜?“小虫追工兵”、“小虫去做工”、换一换:“红、江”。。。。。。2、小结:方法好;读音正,记得牢!我们太棒了!四、品读领悟:1、再度课文,标出自然段,边读边思考:(1)课文共分为几个自然段?(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可以同桌讨论)——A、生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B、同桌沟通。2、指名回答以上两个问题。——板书:“雨前、雨中、雨后”。生:八个自然段;雷雨的顺序,先写雨前,再写雨中,后写雨后。3、分组讨论: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雨前、雨中、雨后景色的。 指名回答:1—3 前、4—6 中、7—8 后。(1)课文时怎样向我们介绍雷雨前的景色的?(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出示句子比较有何不同:A: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B: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不叫。——生读、体会第二句强调了叶子不动,蝉不叫的程度。——体会、再读、强调。(3)你是怎么体会大风的?——板书:“天黑沉,蝉不叫” 忽然——乱摆——蜘蛛——逃跑了。(4)雷雨前出现的这些原因是什么?启发用“因为。。。所以。。。。”说句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