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育》培育小学生的观察力,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怀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培育小学生的观察力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工作。通过观察认识了解事物,才可能反映事物。而要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就要具有正确细致的观察力,所以,培育小学生的观察力,不仅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的重要途径,也是进展他们智力的基础。没有观察力也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和制造性的思维。小学生的口语、文字表达能力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观察事物和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忽视了培育观察力这项工作。当然,学生年级有高低,年龄有大小,智力有差异,性别有不同,爱好不一致。要针对这些情况,去培育小学生的观察力,并使他们逐步得到进展和提高,是存在着一定困难的。假如不在教学中做大量细致、艰巨的工作,假如不能抓住小学生的特点,根据规律办事,那是无法达到目的的。培育小学生的观察力,必须针对他们的特点,注意积极引导。有一次,自习课上我们发现大部分男同学放下作业不做,却围在肖小同学的桌前,争着看一只用彩色纸粘糊起来的小灯笼。当时虽处于寒假前的紧张复习阶段,但我们看到这正是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的好机会,于是就和大家一起观察起来。为了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上来,我们就布置孩子们在第二天下午带来剪刀、胶水、色纸等,教他们亲手做这样的灯笼。这样一动手,孩子们对灯笼的构造就比较清楚了。一只只五颜六色的灯笼做成了,同学们甜蜜蜜地欣赏着,心满意足了。就在这样的时刻,为了使他们的感性认识再产生一个飞跃,我们又鼓舞学生根据这只灯笼的构造进行改制,做出有独创性的灯笼来,在中队会上进行展览,并选出十只制作新颖、精致的,在放寒假前送给军烈属。这样,促使学生们进行再观察,把观察活动提到又一个新的高度。引导学生观察,并要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就必须注意学生年级的不同,智力上的差异,年龄、性别、爱好上的差别。对人物的观察,要求他们能说出人物的高矮、身体的胖瘦,年龄的大小;高年级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要求他们观察比较复杂事物,加强进行对人物的观察,不仅要他们观察外貌特征,而且要注意观察人物的动作、神情。还要求他们逐步学会抓住事物特征进行快速观察的本领,在观察过程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每次观察后,不但要学生们进行口头表达,而且结合作文让他们用文字表达出来。对同一个年龄中,年龄、性别、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