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给了我这份“垂手可得”的惊喜 小学语文老师研修总结 盛夏中,我们告辞悠闲,迎来忙碌;我们挥手散漫,牵手成长;全省老师齐聚研修平台,尽情享受研修送来的这份礼物。如火如荼的远程研修,在不知不觉中已拉上帷幕,几天的学习与沟通似一曲旋律,仍在扣动心弦。回味中还是有一种冲动,一种意犹未尽,一种站在高山远望的沉醉。一、 专题作业——花儿竞相开放 作为一名指导老师,在阅读学员们每个一个专题后的作业时,我为大家多彩的感悟与文笔所感动。同样的一个题目有着不同的答案、有着不同的见解,就像走进主题花园一样,相同相通的花却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芬芳。批阅是学习的过程,点评是感悟的过程,指导是升华的过程。二、 随笔感言——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研修的六天中,我有幸拜读老师们的文章,每位学员都在用心酿造着自己的心情、热情,都在用心铸造着自己的知识、技能。我领悟着老师们的教育智慧,赞叹于老师们的文采,在感动中去感悟着“终身学习”的醇香,在感动中体味到大家为事业、为人生而努力的真谛。(一)在心底重拾那过去的美好主兴超老师因身体原因已是一位“退居二线”的老师,但是她在研修中却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研修,让我认识了别人,更看清了自己。这几天,我反复回想了我多年来的教学经历,惊人的发现,近些年来,几乎一片空白,没有留下蛛丝马迹,究其原因,惰性是头号杀手,惰性导致丧失进取心,远离读书学习;导致满足现状,安逸享乐。看看本是同一起跑线上的同行,他们正在勇攀高峰,而我,始终驻足不前。也曾雄心壮志,也曾怀揣梦想,也曾挚爱三尺讲台,但这一切似乎早已远去。渐渐地,我丢弃了一名老师的最本真的东西——教学讨论,远离了教育最关键的因素——学生,脱离了教育的主阵地——课堂,试想,丢了本真,远离了关键,脱离了主阵地,还剩下什么?六天的研修,对我的内心应该说是不小的冲击,专家的指点,名师的风采,让我这艘迷航的小船慢慢找到了方向。我立志虽不能成为“名师”,但至少要做一名“明师”,一个明明白白的老师。(二)研修引发的思考——一颗细腻的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温婉的教育故事“老师,我为什么不及格”,常洪泉老师——一位参加工作仅 5 年的青年老师,用一颗细腻的心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温婉的教育故事和深深的思考——教育的本质。受到了指导老师和省专家的好评。“这道题不适合你做”,在大力提倡生本教育的今日,主兴超老师的一则真实案例告诉我们,关爱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