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研员村小视导总结9 月 7 日——9 月 22 日,根据工作安排,对全处各村小进行工作视导,视导主要内容是课堂教学调研和课后与老师沟通,由于各种事物耽搁,只对 5 个村小进行了视导,听了 9 位老师的课,这 9 位老师,主要是 50 岁以上的老老师和工作不足 3 年的青年老师,因为我处小学语文老师年龄结构“两头多,中间少”,所以这 9 位老师具有代表性。现把本次业务视导的所见、所听、所感、所想总结如下:一、值得肯定的地方1.真实的课堂教学呈现在我面前的 9 节课,都是真真实实的原生态课,有的是“推门听课”,有的是提前十分钟、二十分钟告知。师生的一切活动都无事先安排的痕迹,真实的课却给人一种朴实的自然美,反映了我处小学语文常态课的现状。2.尽量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课改提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即老师应把自己从“神坛”上请下来,从课堂的主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9 节常态课都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我们很少老师那种“唯我独尊”的样子,也很少听到老师那种“发号施令”式的讲话。相反,课上洋溢着的是老师暖暖的笑容,回荡着的是老师亲切的话语,在这种平等对话的课堂中,学生自然能放松身心,自由自在地学,畅所欲言地说。3.尝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教学中“师讲生听”“师写生抄”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逐步退出我处小学语文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在不少课堂上得到了有效运用。4.重视培育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育不论是老老师,还是青年老师,都不变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育。从听说读写的姿势入手,从小处入手,从细节入手,对习惯较好的同学积极鼓舞。5.着力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部分语文老师特别是青年老师能够将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能够运用多媒体上课,能够根据教学需要制作课件,课堂上也能较熟练恰当地运用。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堂课教学目标不明确、不准确、不全面从老师课堂教学过程及课后与老师沟通反思中,我们发觉许多老师教学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教学目标,而工整抄写在教案中的教学目标也大多是从教参上摘抄下来的,课堂教学仿佛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有的老师的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给语文课加码,加大任务,拔高要求,脱离学生实际,贪多、求全;有的老师提问过多,学生没有静心读书的时间,没有咀嚼回味的思考,没有心与心的沟通,知识如浮光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