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文化自觉的先驱袁盛勇鲁迅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变局时代。作为一个浸染着传统也沐浴了西风的读书人,鲁迅在晚清民初应该说是经历了一个文化感受上的嬗变期,既有感伤、悲愤,也有亢奋和激进,“而到了 五四〞新文化前夕,他更是甘于沉埋于古碑和拓片之间。其间的寂寞和无聊,在我看来,乃是与一种文化上的悲惨感联系在一起。此种体验其实在鲁迅早年?文化偏至论?等文言论文中,已有突出暗示。鲁迅的文化发蒙,其实就是从这个悲惨的文化感开始的,他在当时中国文化的九曲低洄中感受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苦楚,但也看到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文化生命和内在活力。鲁迅文化不雅确实立经历了一个过程,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间亦有一以贯之之处,这就是在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之间,鲁迅着眼于二者的调适和兼容,以及在此之上的缔造“性开展。鲁迅早先提倡 取今复古,别立新宗〞 “,后来高举 拿来主义〞 “,而且向往一种 自由差遣,绝不介怀〞的汉唐气魄,这些无一处是引导人们去割裂中国文化的,反而是促使人阐扬文化缔造的主体性和自信力,中西兼顾,相生相合,进而去缔造一种属于新时代和新世纪的中国文化。鲁迅在文学和文化缔造的根基处始终着眼于对始源性东西的探寻,他早年所“谓的 复古〞不仅仅具有历史性内涵,更具有形上的方法论意味,其间是寄寓了一种文化生命的民族向度和人文情怀的。鲁迅的文化不雅始终具有一种生命的热度和民族情怀,与其说他是从文化民主主义走向世界主义,毋宁说是用新的世界视野和人类情怀重构内心深处的文化民族主义,其旨归是让中国人站起来融入到世界潮水中去,让一盘散沙似的中国开展成一个“真正的 人国〞 “,而不至于从 世界人〞中被挤出。因此,作为现代中国的思想先驱,鲁迅的文学和文化之路是中国文化自我挽救和复兴之路延续与开展的一局部,而非割裂和阻断。- 1 - 文化的自觉是跟常识分子的人辞意识联系在一起的。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揭示了鲜血淋漓的某种属于东方的沉沦, “救救孩子〞的呼声至今仍回荡在历史和现实之中;也塑造了愁苦可怜但又于无意识中具有某种超越性精神内涵的阿Q,深刻揭示出某种国民性的病根; 即使在?野草?一类充满诗意和人生哲理的创作中,自称所采撷的也不外是地狱边缘的几朵白色“小花,令人无法发生更多美的遐想。如此等等,鲁迅其实在对 铁...